岩田聪,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任天堂的社长。在E3和直面会上的他意气风发,谈吐幽默而自信,深受玩家尊敬。然而许多玩家并不熟悉他早年作为天才程序员的生涯——那是另一段传奇的故事。

2015101302583636135.jpg

  在2000年以前,岩田聪并不是任天堂的正式职工,而是关联社HAL工作室的成员和后来的社长。尽管名义上他在2000年才加入任天堂,但他与任天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3年。那年正是任天堂一步登天的一年,凭借Famicom(即FC,红白机)风起云涌的成功,岩田聪作为程序员万分忙碌。
  本文就是gamasutra对岩田聪最早的同事兼前辈——寺仓康晴的采访,回顾了岩田聪在最开始的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他制作的第一款游戏。
  
  沉迷Commodore游戏机的高材生

  “我认识岩田聪30年了。”寺仓康晴说:“在我早年还开发Commodore电脑(80年代的一种可以玩游戏的电脑)的时候,我的工作室里聚集了许多年轻的学生来帮我收集资料。那时候岩田聪是过来帮忙的,当时他大概只是大一或者大二的新生。”后来,寺仓和岩田聪成为在HAL工作室的同事。再后来,寺仓主持成立了HAL的北美分公司并成为那里的社长,负责把HAL的作品推广到北美市场。而他们二人第一次相遇时,岩田聪还只是一个渴求知识、喜欢电脑的学生小弟。

2015101302583637420.jpg

  当时,寺仓负责Commodore计算机的最新品牌Vic-20的研发。还是实习生的岩田聪经常来东京的Commodore研发办公室来给寺仓帮忙。寺仓从众多实习生中很快记住了岩田聪,因为他非常有求知欲,而且“很好用”,成为了寺仓的得力助手。在1979年、1980年左右,岩田聪每天放学都要去寺仓的工作室里帮忙。
  “像什么测试程序啦、整理书籍和软盘啦,甚至包括打扫和订餐什么的。”他非常“好用”,所以他也能经常掌握一些最新产品的资讯以及尚未公开的资料,这让他非常兴奋。

2015101302583632150.jpg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岩田聪的话,寺仓康晴说:“岩田聪是一个典型的‘宅’,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词。我可以说,当时这群青年人简直就是Commodore的脑残粉。”

  红白机的CPU专家

  岩田聪在1978年18岁的时候考取了东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大二的时候,他在HAL工作室做兼职,并在1980年正式加入其中。“岩田聪是软件工程师,但他也对硬件的研发有着很高的求知欲。在当时,我教给了他一些硬件研发的知识。”寺仓回忆道。
  任天堂是在1981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属于自己的游戏主机的。时任任天堂R&D2工作室负责人上村雅之在致力于做一款能够在家用电视上玩游戏的娱乐系统。这距离Game & Watch(任天堂的第一款掌机,曾风靡一时)的发售已经过了一年,距离任天堂的成名作《大金刚(街机版)》的发售也过了4个月。

2015101302583618615.jpg

  上村和半导体制造商“理光”(Ricoh)取得了联系,希望让他们来提供FC的CPU。理光的工程师推荐了6502.7。这是一种名叫6502的CPU的改良版。(译注:这种CPU至今仍在许多国产电子词典里广泛使用)
  岩田聪在大学里用的个人电脑是Commodore PET,其CPU就是6502。“他对这个处理器太熟了,程序语言得心应手。”寺仓回忆岩田聪第一次得知FC使用的CPU时的场景。在1982年大学毕业后,岩田聪就带着他丰富的6502处理器开发经验在HAL中就业了。

  岩田聪的第一款任天堂游戏是什么?

  1983年是任天堂FC的元年,而那年正是岩田聪在HAL入职的第二年。当他得知任天堂的家用机就要在日本发售时,他就开始不断寻求能在这台游戏主机上制作游戏的机会。这件事现在说起来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就是1983年HAL还是一家给Commodore制作游戏的公司,并且没人会预料到任天堂的FC今后是否会成功。

2015101302583685537.jpg

  第一款在FC上发售的由岩田聪制作的游戏是什么呢?许多玩家都觉得是1984年的街机游戏《气球大战》(Balloon Fight)以及其在1985年发售的FC版。这也是公认的岩田聪在任天堂中的处女作。
  寺仓纠正对此进行了纠正,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这样。真正在FC上成功发售的第一款岩田聪游戏,并没有挂上任天堂的商标,而是一款名叫《比武》(Joust)的游戏。

2015101302583678472.jpg

  岩田聪在接受《二手游戏》杂志(现已停刊)采访时说:“当时我就跑到任天堂去,请求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去做一个FC游戏。”两个月之后,《比武》就完成了。

2015101302583638095.jpg

  这款《比武》实际上玩起来和《气球大战》手感几乎一样,控制我方的大嘴鸟将敌方踩成蛋,然后蛋掉地上后可以把蛋踢碎,但如果不及时过去的话,蛋就会再孵出来一只——总之就是《气球大战》的玩法。
  所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岩田聪第一款FC游戏。
  那么,为什么人们都说《气球大战》是岩田聪的处女作呢?因为这款《比武》邻近发售却因故取消了FC版,反而挂名第三方游戏首发在了雅达利平台。尽管多年以后FC版还是发售了,但依然是以雅达利为商标,并没有算作任天堂的游戏。这里边发生了什么事呢?
  任天堂在1983年和雅达利签署了一项关于授权雅达利在海外贩卖Famicom系统的协议,任天堂负责硬件、软件的开发,雅达利负责市场、销售等。此外,雅达利还向当时还是软件商的任天堂预定了四款游戏,作为合作项目出在任天堂主机上。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岩田聪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开发。《比武》就是这四款合作游戏之一,成为了岩田聪为任天堂制作的第一款游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合作最终流产了。任天堂选择了自己成立海外分公司去做NES(FC在欧美的名称),雅达利也不再和任天堂合作,逐渐走向衰败。
  这件事对任天堂和岩田聪的命运都有着微妙的影响,用岩田聪自己的话说,“这些事让《比武》没能成为任天堂的游戏,很遗憾。”
  这款游戏于雅达利2600、5200版在1983年6月14日发售,发行商为威廉电子(Williams Electronics)。后来这款游戏移植了包括FC的多种家用机,甚至在Xbox 360和PS3的怀旧平台中都能找到。造化弄人,本来打算和雅达利合作的FC游戏,最终却阴错阳差成为了雅达利首发的全平台游戏,成了别人的嫁衣,发行商还成了与任天堂无关的威廉电子,让岩田聪的处女作成为了一款名义上的第三方游戏。

2015101302583672851.jpg

  尽管这个游戏名气不大,又是以第三方厂商发行的全平台游戏,但对岩田聪来说还是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的——他的第一个游戏。
  这款《比武》就这样被埋没了,成为了黑历史。当这篇杂志的复印件送到HAL工作室的时候,HAL的发言人确信当初负责把这款《比武》移植到FC的程序员正是岩田聪本人。发言人已经找不到更多相关资料了,无论是关于岩田聪负责哪方面,还是当时还有没有合作者,可见这个游戏即使在HAL社内也已多年无人过问,记录都缺失了,是一个十足的“黑历史”。
  岩田聪似乎也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女作由于发行纠纷而无人问津,在第二年他就把游戏进行了全面进化,用更好的人设和手感制作了《气球大战》,成为了任天堂在FC中最有名的第一方游戏之一,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飞行引擎也成为了《超级马里奥兄弟》水下关卡的引擎,为这款举止瞩目的游戏出了一份力。

2015101302583678494.jpg

  另外还有两款1983年的任·雅合作游戏,即《星门》(Stargate)和《千足虫》(Millipede),它们都以雅达利游戏的名义发售,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和《比武》一样,这三款游戏都是岩田聪制作的,只不过后两款更默默无闻了,连岩田聪自己都没有提过。至于其余的合作项目全部流产,至今已被历史的车轮封存,无人知晓。

  任天堂需要程序员

  1983年7月15日,FC在日本发售,配置了6502.7的CPU。没有哪个游戏开发商能像任天堂这样能把发售表满满地撑满一年。其他游戏公司的开发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6502.7 CPU的使用性能和图像声音特性,但任天堂省去了这一步。这让他们能保证第一方游戏能源源不断地快速生产出来。

2015101302583766986.jpg

  FC需要很多高质量的游戏来保证主机热度。这是吸取了“雅达利震荡”的教训,盲目的多出游戏,让垃圾游戏遍布市场,反而会加大玩家的反感。尽管任天堂失去了《比武》等几款游戏的发行权,但更多游戏都是很顺利的发售并成为了知识产权。这个过程中,由岩田聪负责变成的HAL工作室的大量作品成为了除任天堂第一方EAD(当时为R&D)以外的重要补充。
  当时,岩田聪作为技术专家去任天堂第一方R&D给开发者们科普过一次6502的特性,并向当时R&D2的主力开发者上村雅之传授了“如何用6502节约储存空间”的秘诀。“我给他们讲解了6502到底能做出什么。”岩田聪在一次“社长问”中回忆到。这就使得在FC初期,任天堂第一方就获得了比第三方快得多的开发速度,并且能在同样的游戏卡带容量下做出更多的内容和更好的画质。
  HAL在1983年到1984年仅仅两年期间,就为任天堂研发了《弹珠台》《高尔夫》《F-1赛车》《气球大战》《战斗摩托》五款重要游戏。任天堂设计了这些游戏,而岩田聪负责了其游戏程序。其中《气球大战》连游戏创意本身都是出自岩田聪本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游戏的引擎和玩法就是脱胎于那款黑历史游戏——《比武》。

  他是一个领导者

  寺仓康晴是一步步看着岩田聪从自己的门徒,变成同事,最后变成HAL社长的人。“虽然他是HAL的程序工程师,但不由自主地就被卷入了许多事务。”后来寺仓成为了HAL北美分公司的社长,但他经常飞抵日本去和岩田聪相见,岩田聪却很少去美国找他,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岩田聪就不再是以往那个对Commodore狂热的年轻御宅族了。“他变得非常安静,而且对人非常友善。然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会全身心投入。”寺仓回忆道:“他从来不会贸然相信其他人的提议,除非他非常确信那个提议比他自己想的好。”
  寺仓说,当初有了自己的北美公司之后,一直想在某次回日本的8月和岩田聪吃个饭叙叙旧,结果这件事一直没能约上,至今仍在爽约。
  最终,岩田聪的精明能干被时任社长的山内溥看重,将任天堂大业交给了这位在当时外界并不出名的人。不久后,NDS和Wii先后席卷游戏界,并让许多从不玩游戏的人也成为了任天堂大军的一员,成功带领任天堂走出当时NGC的颓势,是任天堂翻身仗的大功臣。

2015101302583717282.jpg

  斯人已去,余音犹存。